11月5日,央視報道了深圳交警多措并舉,以保證行人有道路優先使用權,其中特別介紹了一項新科技產品,就是斑馬線前加裝了的一排小黃燈,夜間讓路口更清楚,記者稱它為"發光斑馬線"。
這是我們深圳遠達明公司生產的,它的學名叫智能道釘、行人過街智能道釘,這種產品屬于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部分,有的地方也稱之為“智能斑馬線”,“多元化斑馬線”,都是為了解決在斑馬線上的人車爭路的問題。
深圳的行人過街智能道釘是遠達明公司今年七月份安裝的,到今天才有三個月的時間。遠達明公司今年在南昌,西安,太原,石家莊,銀川,深圳都做了示范工程,也都引起了電視臺的廣泛的報道,不過我要講講這些熱鬧報道背后的一些冷思考。我們始終認為,安裝時間還是太短,只有經過時間檢驗的新科技才有價值。
其實前幾年宜昌交警、長沙交警、青島交警、江蘇交警也都做過這方面的嘗試,媒體們一開始也都爭相報道,很興奮的樣子??墒墙Y果呢?三個月不到產品就壞掉了,關鍵的問題也都是出在道釘壽命上了。
這一點也不意外,用在道路中線而不損壞的LED道釘技術是一個世界難題。
深圳遠達明公司這一個技術一“啃”就是20年了。智能道釘的路測實驗也隨之進行了十年,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進,目前產品可以大批量使用了。
不過我們還是想簡單了,國內路況差異太大,為深圳交警安裝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第一階段
從央視的電視報道的畫面上,你可以看到有兩排并列的道釘,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首先向深圳交警推薦了最簡單、最可靠的“無線同步埋入式太陽能道釘”,我們認為這種方案有以下優勢:
①、施工方便,不需要路面切槽。只需要鉆孔就是了。對路面瀝青層的破壞最少。
②、產品實現無線控制同步閃爍,不需要互相連線和控制箱控制,是屬于“傻瓜”式工作方式。最簡單的才是最可靠的,是我們一貫的設計理念。
可是在實施時卻碰到了另一個問題,產品亮度不夠!原來,城市里的路燈太亮了,我們的太陽能道釘的可視距離只有十米!真是汗顏呀!深圳遠達明公司一直在做出口,產品在俄羅斯、歐洲得到廣泛應用,也沒有遇到客戶反饋“不亮”的問題,因為所有的歐洲城市都不如中國城市的街道明亮,“城市亮化工程”是中國的政府行為,所以產品一下子就表現為“水土不服”,不夠亮!
第二階段
改用220V交流電源供電,led的工作電流調大,產品亮度得到了保證。產品夜間效果獲得了深圳交警的好評,這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可是遠達明并不滿足,因為這并不是最優方案。它畢竟還要對路面切槽,還是會破壞路面。
第三階段
深圳遠達明的工程師馬上調整技術方案,采用更高效率的太陽能板,更高效率的電路,更大的電池容量。目的就是一個,增加產品的可視距離。做出新產品后,我們又回到原來施工現場,和之前安裝的有源道釘做亮度對比實驗,效果非常滿意,甚至比原來的有源道釘更加醒目。
智能道釘,就是一個路面的信號端口,它的智能性就體現在它可以和多種探測器連接,以實現不同的任務。
它可以接收地磁開關傳來的車輛信號,等到路口來車前,道釘才開始工作,以警示行人;
它可以接收到感應人流的紅外線攝像探頭傳來的信號才開始啟動,以警示過往車輛;
它可以和探測霧霾的探頭連接,有霧霾時發出的警示信號等等;
還可以同物聯網連接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實踐當中。
不過,20年的產品開發經驗,讓我們意識到以上哪一點真正實現都不容易,深圳遠達明公司愿意和廣大有共同使命感的朋友一起進步,這個共同的使命就是讓“行人過馬路更安全!”。
最后,請看一個市民朋友無意中發現這個路口安裝了夜間斑馬線之后的真實感受吧。